来源:多伦多时间
【编者按】经历了2年多的抗争,虽然病毒仍旧没有消失,但加拿大已经全面放开,各省全都取消了卫生限制,口罩令和疫苗护照也不再被强制使用,生活基本回到了正常状态。这里面,少不了一名华裔的努力——谭咏诗。今天,我们来看看她的故事。

图源:CP24
新冠疫情在加拿大爆发已经两年多了。这两年中,对于加拿大人来说,有一个名字已经家喻户晓了,她就是始终身处加拿大抗疫风暴眼中心位置的加拿大首席公共卫生官谭咏诗。
从儿科医生到传染病专家
谭咏诗 1965 年出生于香港,年少时随父母移居英国,就读于一所女子寄宿学校。从学生时代起,她就对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立志要在这个领域深耕。
高中毕业时,她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了英国诺丁汉大学医学院,获得了学士学位。不过,当时年轻的谭咏诗并没有想投身公共卫生领域工作,她的愿望是成为一名外科医生。
20 世纪 90 年代,谭咏诗随父母移居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她本来计划申请去医院当外科医生,但是当她得知国外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很难被录用时,就改变了方向,转攻儿科。
她先后在阿尔伯塔大学和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担任儿科实习医生和儿科传染病研究员,并获得博士学位,在专业期刊上发表过 50 多篇学术论文,并担任加拿大皇家内科外科学院研究员,在儿童传染病领域颇有造诣。
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让谭咏诗在加拿大公共卫生和传染病防控领域名声鹊起,先后参与领导了加拿大抗击 SARS 和防控 H1N1 流感的工作,参与拟定了加拿大流感防控计划,并为改善加拿大传染病监测、加强免疫计划、提升卫生应急管理水平以及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新规等方面都做出突出贡献。
同时,作为世界卫生组织突发卫生事件规划独立监督和咨询委员会的成员,她曾在消灭脊髓灰质炎、抗击埃博拉病毒和 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了领导作用。
2015 年谭咏诗被保守党政府任命为负责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助理副主管兼副首席公共卫生官。2017 年 6 月 26 日,特鲁多总理任命谭咏诗为加拿大首席公共卫生官,她成为担任这一职务的首位华裔女性。

图源 :推特
走到抗疫C位 成为众矢之的
加拿大首席公共卫生官的职责包括:向联邦卫生部和公共卫生署提供咨询建议,同各省区的公共卫生部门、国际卫生机构和非政府组织联系与合作,以应对和改善公共卫生问题,同时作为加拿大政府公共卫生事务的主要发言人,还要负责向公众及时通报公共卫生事件和风险等。

图源 :canada.ca
作为一个严谨低调的学术专家,谭咏诗怎么也不会想到,加拿大首席公共卫生官这个角色有一天会把她推到风口浪尖,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瞩目的焦点人物。
2020 年 1 月 27 日,加拿大出现首例确诊病例后,谭咏诗的名字就逐渐被加拿大人熟知,这位曾经在防治 SARS 工作中有过丰富经验和出色表现的医学博士被加拿大联邦政府和全国人民给予厚望。但是,正是这个沉甸甸的希望,令谭咏诗也承受着空前的压力。
人们最大的质疑来自疫情初期。很多人认为谭咏诗对于疫情的错误判断导致政府没有采取任何有效措施,优柔寡断、无所作为、进而错过了防止疫情输入的黄金阶段。
1 月 29 日,疫情点状开始时,谭咏诗曾公开表示,没有理由过度担心”新冠状病毒“。她说:“虽然加拿大会有新冠病例,但病人会非常少。” 同时,她认为,拒绝来自病毒重灾国的旅客入境,对控制疫情目前并不会有太大作用。
1 月 30 日,世卫组织宣布新冠病毒为公共卫生紧急事件。3 月,韩国、欧洲、美国和加拿大的病例激增。3 月 11 日,世卫组织宣布新冠病毒疫情已成为“大流行病”,直到 3 月 16 日,加拿大才宣布关闭边境。
除了关闭边境反应迟缓,谭咏诗被诟病的另一个焦点就是口罩问题。3 月 30 日,在加拿大病例激增的请况下,谭咏诗重点强调洗手的重要性,而关于戴口罩的问题,她说:“如果你没有生病,就不应该戴口罩。我们需要确保前线医护人员有足够的防护设备。”
她还表示,目前的证据表明,如果没有症状,戴口罩反而会导致面部与被污染的口罩外部发生更多接触。很多人依据这一观点选择不戴口罩。4 月 2 日,加拿大的确诊病例突破了 10,000 例。

一些媒体和加拿大人都不约而同的把疫情迅速扩散的帐记在了谭咏诗头上,质问她为何不早点建议停飞来自中国的航班和关闭边境,为什么不让大家都戴口罩。

图源 :National Post
4 月 6 日,谭咏诗建议改为“即使您没有任何症状,戴上非医用口罩也可以保护周围其他人”。

图源 :CBC
重重压力之下,4 月 1 日,谭咏诗对媒体说,如果抗疫不力,她将会辞职。此言一出,一些政客更是火力全开。阿尔伯塔省省长 Jason Kenney 指责谭咏诗没有及早作出反应尽快关闭边境。
谭咏诗的华裔背景被放大突出,保守党国会议员 Derek Sloan 甚至质疑她是在为“中国还是加拿大”工作。个别网站还发起了弹劾她的签名。好在特鲁多总理和内阁其他成员坚定地支持她,也对具有种族歧视的言论给与了及时的抨击。

图源 :加通社
许多加拿大网友把 #ThankYouDrTam (谢谢你谭医生)和#I STAND WITH DrTam(我支持谭医生) 的话题标签顶上了热搜,以示对她工作的认可。
面对流言蜚语和指责,谭咏诗却一直保持着照宠辱不惊的气度,泰然面对。她从来不用感情色彩浓厚的语言回击和评价,相反,她总是提供数据、资料,尽可能分析决策的依据。
对自己的质疑她虽然没有直接回怼过,但是对于因为病毒而遭到歧视的华人群体,谭咏诗却很早就勇敢发声,谴责种族主义者利用病毒歧视亚裔特别是华裔。
她后来在接受 CBC 专访时提到,自己每天工作 20 个小时以上,根本没有时间理会这些无中生有的指责。
她说,她在疫情初期做出的判断是随着疫情的数据和资料而随时调整的,当时并没有证据证明,从中国来的旅行者会加大加拿大疫情的传播速度,她甚至坦诚早期错就错在过多关注了中国旅客,而实际上,加拿大的初期病例大多来自欧洲和美国。
同时,在口罩问题上,她表示,当时是在世卫组织提供的各种数据中做出的动态研判,特别在医疗物资短缺的疫情初期,医护人员必须要作为医疗资源的优先使用人群。

图源 :CBC
谭咏诗认为,民众希望从她这里获取最可信的资讯和建议,她的职责要求她用自己的专业意见把加拿大人团结在一起共度难关,她说“我担心这一点远超过顾忌任何人对我本人的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