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广鸣 #记录海外生活
按:加拿大联邦选举和卡尔加里市选的两级选战,已经进入白热化的短兵相接阶段。为此,笔者将以过去参与联邦、省、市三级选举助选的亲身经历和体会,围绕加拿大的政治生态、华人参政议政现状、资本主义政体的弊与利、所支持候选人的背景及施政纲领介绍等多方面内容,进行揭示和剖析。以起到抛砖引玉、集思广益的作用,为推进华人参政议政、促进当地多元文化繁荣,尽些微薄之力。文中内容仅代表自己观点,不当之处,敬请各方人士批评指正,笔者当不胜感激。[微笑][握手]
本篇文章重点先谈一下今年华人参政议政的几个可喜进步。
上述两级选战正酣,各方参与选举的党派或自由参选人士,都拿出看家本领,力争多集义工、多争选民、多拉选票,争取在选战大考中,拨得头筹,最起码能捞个议会席位。

许多华人有识之士,也积极投入这两场选战中。或亲自上阵,争取议会一席之地,如华人市议员候选人林钧、朱文祥,以及市长竞选人王少立(这里要为这些华人精英人士,大大点赞);或积极义工,拜票插牌,为自己看中的候选人做好助选;或珍惜手中选票,提前做好功课,让手中选票,投给所在选区自己心仪的候选人。
随着近些年大量华人新移民涌入北美大陆,这些有着杰出经营管理、科技知识或文化艺术背景的华人新移民,已经改变了过去老华人那种为生存而劳碌奔波的状况,转变为谋求自身发展而努力打拼的华人移民新格局。随着他们在当地经济和文化地位的提升,他们对提高政治地位的诉求,也越来越强烈。这是近些年来,北美越来越多华人积极参政议政,华人的政治份量也愈来愈重,话语权也越来越多的一个主要原因。有些地方的华人的选票,甚至可以成为打破当地政治平衡,压破选举僵局的最后一根稻草。

通过自己参与助选的多年经历,可以看到,有时一个选区,就是那么几十张、甚至几张选票的差距,就决定了最后的选举结果。由此,充分认识到每张选票的重要性,以及社区选民团票对候选人的巨大震慑力。当前华人参政议政除了上面几个特点,还有以下几个新的进步:
一是许多华人学会理性助选和投票,不再盲目跟风。表现为许多选民开始珍惜手中难得选票,对候选人充分了解研究,努力寻求与自己政治三观相同或相似的候选人,予以助选或投票。当前华人选票最大公约数是多元文化、健康防疫、就业与恢复经济; 最小公倍数是反歧视、反玩弄意识形态。
二是注重与各候选人的交流沟通,通过积极参与各候选人的见面会,来了解候选人施政纲领,同时勇敢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通过观其言而观其行,来选择合适候选人,通过政治表达来影响候选人的施政思维,谋求自己或相关方更多的政治权益。
三是越来越多的华人参与到助选义工活动中,以此来了解当地社会状况,提升政治份量,加强与社区其他族裔的了解,更快地融入当地社会。
四是政治投资意识越来越强,通过学习犹太族裔和当地锡克族裔先进的政治参与思维和方法,增强参政议政意识,加大政治捐助力度,规范政治投入行为,增强华裔在选区的选举份量,提升对社区议员的政治影响力。
五是注意建立越来越广泛的政治联盟,建立与其他政治三观相投族裔的大联合,如目前大家普遍关注和积极加入的"华人选举投票联盟",其政治影响力和范围越来越大,已愈来愈成为各党派和政客眼中不容忽视的一股投票竞选力量。握手成拳,才更有力道。
六是新华人参政议政表现出更多元和更包容的趋势。许多华人不但注意为本族裔候选人助选投票,也开始注重为三观相合的其他族裔候选人助选投票。如:今年,卡城许多华人正在为卡城现市议员George(锡克族)竞选联邦国会议员而努力助选拉票。笔者参加过George组织的两次与当地华社团领袖和杰出社会人士的见面恳谈会,感觉他虽为锡克族,但对中国和华人有着深厚的感情。这与他早年到大陆游学的经历分不开,更是受到他哥哥Raj 的影响,Raj曾是加拿大前总理克雷蒂安的高参,与前总理一同组织过被称为中加蜜月期的许多中加合作项目,对中国和华人充满真诚的友谊和感情,强烈反对歧华和其他种族歧视。与当地华人有着密切联系,他们的孩子一直在学汉语,他们准备把下一代培养成中加友谊的接班人。他们认为,中加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一旦当选国会议员,他们将致力于修复中加关系,为促进中加关系和经贸贸易不遗余力。笔者,将在后面适当时候,推出介绍George 个人背景和施政纲领的专题文章,予以更全面的介绍。

在看到以上几个华人参政议政可喜进步的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华人参政议政,还是任重道远。比起其他族裔,华人在参政意识和执行力上还有很大差距。如前段时间,笔者放到卡城华人网上,为某市议员候选人所作宣传文章,开始只有五百多访问量,比起自己以前在该网站发表的其他文章,动辄上万的访问量,差距实在太大。由此可见,华人参政议政意识,还是有很大提升空间。
参政任重而道远, 齐心合力握成拳。 选战酣时更努力, 捷报传到再尽欢。 二O二一年九月
